等效深度法并不等效

被引:9
作者
李传亮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石; 压实; 压缩; 欠压实; 异常高压; 等效深度法; 油气倒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岩石力学理论研究了岩石的变形机制问题。岩石的孔隙度是骨架颗粒排列方式和粒度分布的函数,与粒度大小无关。岩石孔隙度变化曲线可以分成压实阶段和压缩阶段。压实阶段的孔隙度变化与应力有关,压缩阶段的孔隙度基本为常数,与应力无关。石油地质学一直把压缩阶段称作欠压实阶段,把孔隙度不再减小认为是孔隙憋压所致,并用等效深度法计算了地层压力的大小。实际上等效深度法并不等效,该方法把孔隙度视为地层压力的函数是缺乏理论根据的。用等效深度法计算得到的压缩阶段地层皆为异常高压的认识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用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会误导相关内容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测井原理及工程应用.[M].刘向君; 刘堂晏; 刘诗琼;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  
油藏工程原理.[M].李传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4]  
石油地质学.[M].张厚福等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5]  
矿场地球物理.[M].丁次乾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2,
[6]  
石油圈闭的地质模型.[M].(日)真柄钦次著;童晓光;贾承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7]   油气倒灌不可能发生 [J].
李传亮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1) :6-10
[8]   有效应力概念的误用 [J].
李传亮 .
天然气工业, 2008, (10) :130-132+152
[9]   油气初次运移理论新探 [J].
李传亮 ;
张景廉 ;
杜志敏 .
地学前缘, 2007, (04) :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