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转型与“双一流方案”诞生的历史逻辑

被引:62
作者
康宁 [1 ]
张其龙 [2 ]
苏慧斌 [1 ]
机构
[1]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
[2] 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
关键词
“985工程”; “双一流方案”; 制度变迁; 资源配置转型;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6.05.001109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至少已经走过18年的历程。当前热议的"985工程"的终止以及"双一流方案"的出台,无疑会是这项国家战略的重要调整。本文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剖析这一调整的历史逻辑。"双一流方案"取代"985工程"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新阶段,而这一制度创新旨在克服"985工程"蕴含的诸多矛盾(结构型矛盾、过程型矛盾、体制性矛盾)和因"985工程"面临的若干趋势性挑战(章程化趋势、竞争化趋势、创新化趋势)。"985工程"是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的延伸,而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已经无法兼容于现代科技创新模式这一全球高等教育创新大势,"双一流方案"应运而生是新常态下大学制度创新的重要转折。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研究.[M].康宁;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 [2] 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3] 大学之道.[M].杨东平主编;.文汇出版社.2003,
  • [4]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5] 大学制度改革的动力和模式分析
    马廷奇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 55 - 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