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关联度法在泥石流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32
作者
邹翔
崔鹏
韦方强
陈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 成都
[3] 四川 成都
[4] 四川 成都
关键词
泥石流; 活动性; 灰色关联度; 评价;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3.017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活动性评价是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有力工具——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泥石流活动性评价的方法,并用此方法,以云南蒋家沟为参考序列,对云南的6条典型泥石流沟进行活动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的情况较吻合。并应用云南保山王官屯沟和云南怒江州六库的芭蕉河沟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正确性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神经网络法 [J].
刘涌江 ;
胡厚田 ;
白志勇 .
地质与勘探, 2001, (02) :84-87
[2]   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 [J].
祁龙 .
山地学报 , 2000, (04) :365-368
[3]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J].
刘涌江 ;
胡厚田 ;
白志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2) :84-87
[4]   基于神经网络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J].
汪明武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0, (02) :18-19
[5]   怀柔县泥石流沟谷危险度FUZZY评判 [J].
许信旺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6]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J].
孙广仁 ;
毕海良 .
青海环境, 1997, (02) :72-77
[7]   泥石流危险度的分类评价 [J].
陈冶 ;
郑永胜 ;
王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7, (01) :28-32
[8]   北京山区荒溪分类与危险区制图 [J].
王礼先 .
山地研究, 1995, (03) :141-146
[9]   泥石流沟判别与危险度评价研究 [J].
朱静 .
干旱区地理, 1995, (03) :63-71
[10]   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 [J].
刘希林 ;
张松林 ;
唐川 .
水土保持学报, 1993,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