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军杰
张致身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血脑屏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1 [短暂性脑缺血];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SD大鼠制成模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s)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抗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研究TIAs后海马结构不同区域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规律。结果显示: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最为显著,再灌注7d时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面积和染色灰度达最高峰,分别为12.68±1.57、(123.90±19.39)μm2、113.20±18.76;齿状回次之,且随存活时程延长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下降缓慢。再灌注30d时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的各项指标与再灌注7d时无差别(P>0.05)。而CA3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相对较弱,且星形胶质细胞反应随存活时程延长下降较快,再灌7d时星形胶质细胞密度、面积和染色灰度分别为9.24±0.88、(113.60±18.87)μm2、96.61±9.36,与再灌注30d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果表明: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呈持续性,而CA3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呈一过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