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被引:7
作者
潘铁夫
张德荣
李德明
张隐君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关键词
大豆发育; 正态模型; 发育最快温度; 发育临界日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80~1982年,黑河3号等10个大豆品种在全国19个省26个点34个播期种植的生物气候资料,在计算机上建立了大豆播种至出苗和出苗至成熟两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起名“大豆发育动态的正态模型”.大豆发育的正态模型不仅各项参数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而且模拟精度比传统的“积温模型”有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之一 水稻钟模型——水稻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J].
高亮之 ;
金之庆 ;
黄耀 ;
张立中 .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03) :3-10
[2]   中国大豆气候生态条件的研究 [J].
潘铁夫 ;
张德荣 ;
张文广 .
大豆科学, 1985, (02) :105-116
[3]   东北地区大豆气候生态的研究 [J].
潘铁夫 ;
张德荣 ;
张文广 ;
李长荣 .
吉林农业科学, 1982, (02) :17-28
[4]  
最优化技术基础.[M].范呜玉;张莹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5]  
植物生理学.[M].北京气象专科学校编;.农业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