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被引:25
作者
李杰
胡有谷
刘宗礼
谭江威
机构
[1] 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骨科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3]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X线; 摄影测量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8 [外科、骨科];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应用新的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取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径(a)、椎体中矢径(b)、退变椎体矢状径(c),计算颈椎管率(a/b)、有效颈椎管率犤(a+b-c)/c犦,分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组的有效颈椎管率其差异在C3、C7节段无统计学意义,而在C4~C6节段有非常显著性(P<0.01)。(3)男女之间的颈椎管矢状径差异无显著性,而椎体中矢径及退变椎体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颈椎管率和有效颈椎管率男性小于女性(P<0.01)。结论(1)颈椎管率是诊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有效颈椎管率是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2)有效颈椎管率低于0.6时,应考虑退行性颈椎管狭窄。(3)40岁以上患者在X线侧位片上除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还应考虑是否存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 [J].
贾连顺 ;
袁文 ;
倪斌 ;
朱海波 ;
陈雄生 ;
石志才 .
中华外科杂志, 1998, (04) :32-34
[2]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 [J].
孙宇 ;
陈琪福 .
中华外科杂志, 1993, (08) :47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