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地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20
作者
周苏娥
张明军
王圣杰
孙美平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脆弱性评价; 自然-社会系统; 乡镇尺度; 主要贡献因子; 河西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001 ;
摘要
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热点问题。本文基于脆弱性评价模型、因子贡献度模型和熵权法,通过构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系统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脆弱性,以及各指标和各要素层对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河西地区中度、较高度和高度脆弱性区域占河西地区总面积的70.85%,脆弱程度高;(2)河西地区南部高海拔山区的脆弱性明显高于北部低海拔地区;(3)从三大内陆河流域来看,疏勒河流域脆弱性的程度最高,黑河流域次之,石羊河流域最低;(4)河西地区以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为主要贡献因子的地区分别占河西面积的91.77%、87.23%、67.85%和56.53%,降低河西地区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是降低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452 / 4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