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吴旋
陈云欢
林恒山
蔡梅玉
程颖
汪欣
机构:
[1]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康复产业研究院/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气虚血瘀;
脑卒中;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同型半管氨酸、纤维蛋白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气虚血瘀证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IMT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法(ADAMS)测量脑梗死面积,观察并比较结果。结果:颈动脉彩超资料结果显示,患者以颈动脉硬化为主(硬化+斑块,108/150),其中Mo CA评分在颈动脉正常者和颈动脉硬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形成组与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颈动脉IMT、Hcy、FIB与认知功能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Hcy、FIB在不同程度的脑梗死面积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常规检测颈动脉IMT值、Hcy、FIB,有助于早期辅助预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的危重程度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及认识功能水平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