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城市适应研究

被引:10
作者
高翔
宋相奎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银川市;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 城市适应; 模糊综合评价; 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法;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城市适应因加入特殊的民族因素变量,使得其较一般新生代农民工流迁人口城市适应显得更复杂、更丰富。基于对银川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充分调研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算法及方差分析分别就其城市环境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及文化心理适应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对银川市城市环境适应的总体状况为适应,但在气候、水土、交通状况、娱乐设施等具体适应层面存在差异;其经济适应与他们的家庭月收入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社会适应方面,传统民族、宗教因素对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婚姻态度、择偶观念的影响作用在减弱,对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文化心理方面,新生代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注度走低,对其了解程度也在减弱,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也不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模式探讨 [J].
冉曼曼 ;
文雯 .
技术与市场, 2010, 17 (07) :77-77
[2]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城市和谐社区建设 [J].
邓秀华 ;
丁少洪 .
青年探索, 2010, (03) :16-23
[3]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J].
王春光 .
青年探索, 2010, (03) :5-15
[4]   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城市适应性分析 [J].
高翔 ;
程慧波 ;
鱼腾飞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101-110+112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 [J].
李伟东 .
北京社会科学, 2009, (04) :29-33
[6]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 [J].
丁志宏 .
兰州学刊, 2009, (07) :71-73
[7]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 [J].
李伯华 ;
刘传明 ;
曾菊新 .
人文地理, 2009, 24 (01) :28-32
[8]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许传新 .
学术探索, 2007, (03) :58-62
[9]   外来穆斯林的城市适应状况——来自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的调查报告 [J].
龚坚 .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02)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