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砂岩储层大孔道方法研究

被引:32
作者
孟凡顺 [1 ]
孙铁军 [1 ]
朱炎 [2 ]
冯庆付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
关键词
大孔道; 层次分析法; 测井; 大孔道参数;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7.03.023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测井原理、水淹层解释、大孔道形成机理的研究,总结大孔道形成后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并利用层次分析原理对各个因素综合分析,提出1个准确合理的综合参数,最终实现人机交互式识别大孔道,称之为大孔道参数法。将其应用到大庆喇嘛甸油田大孔道判别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正确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大孔道参数法识别大孔道是行之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8+462 +4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费歇判别法识别大孔道 [J].
孟凡顺 ;
黄伏生 ;
宋德才 ;
刘关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21-124+110
[2]   层次分析法(AHP)在建筑工程项目评标中的应用 [J].
沈良峰 ;
李启明 .
施工技术, 2005, (02) :64-66
[3]   应用水力探测方法确定储层大孔道及剩余油分布状况的研究——北2-20-P60井组典型实例解剖 [J].
商志英 ;
万新德 ;
何长虹 ;
公衍富 ;
焦艳丽 ;
夏青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2) :30-32+75
[4]   大孔道模糊识别与定量计算方法 [J].
刘月田 ;
孙保利 ;
于永生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5) :54-59+95
[5]   大孔道试井理论解释模型 [J].
史有刚 ;
曾庆辉 ;
周晓俊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3) :48-50+84
[6]   喇嘛甸油田水淹层解释方法改进 [J].
贾春雨 ;
杨军 ;
周群 ;
李淑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3) :47-48+67
[7]   大孔道诊断和描述技术研究 [J].
窦之林 ;
曾流芳 ;
张志海 ;
熊伟 ;
田根林 ;
刘学伟 ;
黄立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75-77+11
[8]   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 [J].
韩志明 ;
王宪成 ;
李胜军 .
测井技术, 2000, (05) :333-336+399
[9]   大孔道的表现特征及调剖对策 [J].
何长 ;
李平 ;
汪正勇 ;
景瑞林 ;
许庆银 ;
殷强 .
石油钻采工艺, 2000, (05) :63-66+85
[10]   利用测井录井信息识别水淹层 [J].
杨斌 ;
马维炎 .
测井技术, 1998, (04)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