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双氢青蒿素复方治疗海南岛无并发症恶性疟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3
作者
宋建平
陈沛泉
徐颖
欧风珍
谈博
李国桥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2]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医院
[3]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 广州
[4] 广州
[5] 海南三亚
[6] 广州
关键词
疟疾; 恶性/治疗; 疟原虫; 恶性/药物作用; 青蒿素/类似物和衍生物; 双氢青蒿素复方/治疗应用; 双氢青蒿素复方/副作用; 海南岛;
D O I
10.13359/j.cnki.gzxbtcm.2004.01.003
中图分类号
R531.3 [疟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双氢青蒿素的两个复方Artekin与Artekin(T)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无并发症恶性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采用2d共4次给药(2片/次),成人总量8片的给药方案,观察治愈率、平均原虫转阴时间、退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Artekin组的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60.8±19.8)h,Artekin(T)组为(61.8±20.5)h;平均退热时间Artekin组为(17.3±9.1)h,Altekin(T)为(22.8±14.7)h;随访28 d,两组各有1例复燃,Artekin组和Artekin(T)组治愈率均为97.5%。患者对两复方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恶心、腹痛等症状均轻微而且是自限性的。[结论]初步显示双氢青蒿素两个复方均有高效、速效和低毒等优点,对治疗有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海南岛的无并发症恶性疟有良好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复方双氢青蒿素2天疗程治疗恶性疟50例 [J].
宋建平 ;
徐毅 ;
欧凤珍 ;
袁捷 ;
李国桥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3) :238-240+278
[2]   海南岛恶性疟对喹哌敏感性的临床观察 [J].
符林春 ;
张俊才 ;
符永新 ;
陈沛泉 ;
卞维秀 ;
郭兴伯 .
海南医学, 1992, (03) :4-6
[3]   STUDIES ON THE TOXICITY OF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J].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a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1982, (01) :31-38
[4]   磷酸喹哌的药理 [J].
周济桂 .
煤矿医学, 1981, (06) :35-39
[5]   新抗疟化合物的临床前毒性研究——Ⅳ.复方磷酸喹哌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J].
赵慧娟 ;
夏愿耀 ;
郑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1, (01) :47-48+75
[6]  
新抗疟化合物的临床前毒性研究——Ⅱ.磷酸喹哌及其复方“防疟片3号”的临床前毒性研究[J]. 沈念慈 ,姜渭 ,唐惠兰 ,李哲英 ,陈惠贞 ,林周容 ,陈周道 ,林葆城 ,张彦树 ,黄宏伟.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1(01)
[7]   Randomised trial of pyronaridine versus chloroquine for acute uncomplicated falciparum malaria in Africa [J].
Ringwald, P ;
Bickii, J ;
Basco, L .
LANCET, 1996, 347 (8993) :24-28
[8]  
Open comparison of mefloquine, mefloquine/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and chloroquine in acute uncomplicated falciparum malaria in children[J] . A. Sowunmi,A.M.J. Oduola.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