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喹酮静脉注射引起家兔心律失常及药物对它的防治

被引:3
作者
邵葆若
肖树华
吴惠敏
湛崇清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心搏过速; 吡喹酮; 抗血吸虫药; 静脉注射; 窦性心律; 药物; 家兔;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1.06.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家兔静脉注射吡喹酮35~45mg/kg后10分钟内,80.9%(17/21)的兔发生心律失常,持续1~21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心律失常出现前心率较正常时缓慢的占84.1%(58/69)。抗心律失常药中,以酚苄明3mg/kg对抗吡喹酮所致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的作用最好,其次为氯丙嗪(5mg/kg)、异搏停(0.3~0.5mg/kg)、异丙嗪(3~5mg/kg)及苯妥因钠(50mg/kg),利多卡因、奎尼丁、异丙肾上腺素与阿托品等有部分或作用不完全的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得宁与常咯啉则无效。先给兔注射苯妥因钠(50mg/kg)或氯丙嗪(5mg/kg)等,有较好的防止吡喹酮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