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续)

被引:4
作者
郑春田
李德发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号
关键词
氨基酸含量; 生长猪; 支链; 侧链; 畜禽日粮; 营养研究;
D O I
10.15906/j.cnki.cn11-2975/s.1999.08.005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正>3 支链氨基酸之间的颉颃作用及与其他氨基酸间的互作3.1 支链氨基酸之间的颉颃作用Harpwe(1954)等最早发现,在大白鼠的低蛋白质日粮中加入亮氨酸时出现生长抑制现象,加入异亮氨酸能消除抑制,表明异亮氨酸能妨碍亮氨酸的利用。Spolter等(1961)研究了三种支链氨基酸的颉颃作用,他用含有90%酪蛋白的基础日粮饲喂大白鼠,并分为三组分别添加3%、5%和7%的L- 亮氨酸,结果各组均出现生长停滞和体重下降现象,给亮氨酸量越大,恢复正常生长所需的时间越长。如3%亮氨酸组第3天恢复正常,而7%亮氨酸组最早也要16天。给这些动物极少量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很快能纠正营养失调现象。随后,这种颉颃作用在对猫(Hargrove等,1988)、鸡(Mello等,1970;Smith等,1978)、火鸡(Tuttle等,1976)、羔羊(Papet等,1988)和猪(Tayolr等,1984)进行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考虑到这三种氨基酸结构类似,支链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可能在膜转移、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这三个方面表现颉颃作用。关于支链氨基酸颉颃作用的生化机制,Harp-er等(1970,1984)曾作了详细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7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