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精神: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路向

被引:1
作者
唐斌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
[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关键词
公共精神; 政治文化现代化; 路向; 政治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政治文化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最内层部分。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在于该国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而公共精神是扩大政治参与的根本精神动力。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公共精神的质素非常贫乏,这对扩大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公共精神应该是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路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吾国与吾民.[M].林语堂;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2]  
政治理论教程.[M].(英) 海伍德;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 亨廷顿 (Huntington;S.P.)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  
现代化新论.[M].罗荣渠著;.商务印书馆.2004,
[6]  
美国与中国.[M].[美]费正清 著;张理京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7]  
中国文化的展望.[M].殷海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
[8]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  
论民主.[M].[美]罗伯特·达尔 著;李柏光;林猛 译.商务印书馆.1999,
[10]  
现代化的动力.[M].(美)布莱克(Black;C.E.)著;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