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残疾与获得性残疾预防策略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崔斌 [1 ]
郑晓瑛 [2 ]
陈功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先天性残疾; 获得性残疾; 残疾现患率; 残疾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9 [残疾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国先天性残疾和获得性残疾的现患水平和致残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两类残疾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我国人口获得性残疾的现患水平远高于先天性残疾,且不同年龄、收入、地区人群的先天性和获得性残疾的现患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先天性残疾发生的高危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而不同类型获得性残疾的高危年龄并不一致。在婴儿和青少年时期为传染性疾病致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因非传染性疾病致残的比例越来越高,因创伤及伤害致残的比例在15~39岁之间达到最大。在生命的不同时期,控制先天性残疾和获得性残疾的策略和重点应该是不一样的,需要制订系统的策略和措施进行终生预防。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市0~6岁儿童五类残疾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 [J].
王晓华 ;
曲成毅 ;
施继良 ;
刘钢 ;
张致祥 ;
杨小玲 ;
孙喜斌 ;
孙琳 ;
郑远远 ;
刘熙朴 ;
邵翠霞 ;
滕红红 ;
王燕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8) :569-573
[2]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Disa-bility and Handicap. WHO. WHO . 1981
[3]  
中国残疾预防学. 卓大宏. 华夏出版社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