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劳动收入分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22
作者
张应良 [1 ]
徐亚东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正规金融发展; 非正规金融发展; 劳动收入分配; 城乡收入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其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都有显著影响,且受到劳动收入分配的调节影响。基于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两类金融发展均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且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而劳动收入分配的作用则相反;劳动收入分配具有调节效应,劳动收入分配占比越高,正规金融发展的改善效应越弱,非正规金融发展的改善效应越强,面板门槛回归表明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两类金融发展之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替代效应。为此,有必要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破解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初次分配的路径研究 [J].
何秋琴 ;
顾文涛 ;
王利萍 .
金融评论, 2018, 10 (06) :71-83+122
[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人力资本门限效应分析 [J].
高远东 ;
张娜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9) :42-51
[3]   正规、非正规金融对农户创业决策及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替代效应的视角 [J].
刘雨松 ;
钱文荣 .
经济经纬, 2018, 35 (02) :41-47
[4]   基于面板分位回归方法的我国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分析 [J].
马绰欣 ;
田茂再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7, 36 (02) :341-350
[5]   关于“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陈雪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3) :34-43
[6]   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研究 [J].
胡宗义 ;
刘灿 ;
刘亦文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147-152
[7]   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西部地区40个区县的经验研究 [J].
温涛 ;
王小华 ;
董文杰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54 (02) :27-36+171
[8]   农村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农村固定点调查1986-2009年微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杜金向 ;
董乃全 .
管理评论, 2013, 25 (03) :18-26
[9]   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 [J].
崔艳娟 ;
孙刚 .
金融研究, 2012, (11) :116-127
[10]   我国通货膨胀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分析 [J].
黄智淋 ;
赖小琼 .
经济学动态, 2011, (01)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