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面山地区几种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卢炜丽 [1 ]
张洪江 [1 ]
杜士才 [2 ]
李根平 [2 ]
古德洪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市林业局
关键词
重庆四面山;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9.03.015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重庆四面山地区5种人工林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对这几种人工林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排序为: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石栎+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2)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且乔木层以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灌木层以石栎+木荷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草本层以杉木纯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3)不同林型的物种多样性不同,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也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四面山地区以及类似生态区,今后退耕还林过程中选择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乔-灌结合混交林模式,以提高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实现理想的水土保持林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合理经营技术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初探 [J].
步兆东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6) :383-386
[2]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J].
汪殿蓓 ;
暨淑仪 ;
田春元 ;
姜益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103-106
[3]   三峡库区森林小流域森林理水调洪功能模拟研究 [J].
齐实 ;
王云琦 ;
孙阁 ;
朱金兆 ;
肖玉保 ;
杨海龙 ;
Steve Mc Nulty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42-51
[4]   木荷与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 [J].
郭剑芬 ;
杨玉盛 ;
林鹏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4) :49-51+58
[5]   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 [J].
朱圣潮 ;
王昌腾 ;
徐燕云 .
山地学报, 2006, (02) :209-214
[6]   马尾松混交林持水性能的研究 [J].
黄运菲 .
江西林业科技, 2006, (01) :22-23+39
[7]   三峡库区低山丘陵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布局 [J].
潘磊 ;
肖文发 ;
唐万鹏 ;
史玉虎 ;
王佐庆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1) :60-64
[8]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蓄水特性研究 [J].
黄荣珍 ;
杨玉盛 ;
张金池 ;
谢锦升 ;
王维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3) :1-5
[9]   四川盆周低山暴雨区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J].
王巧红 ;
宫渊波 ;
陈林武 ;
沈迪玉 ;
王海英 .
生态学杂志, 2005, (06) :599-602
[10]   重庆四面山风景区森林植被调查研究 [J].
刘国花 ;
谢吉容 .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