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父母监控与青少年犯罪

被引:8
作者
屈智勇 [1 ]
邹泓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家庭环境; 父母监控;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8.04.010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研究以少管所、工读学校和普通中学的740名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家庭环境、父母监控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关系。根据自我报告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分,将青少年分为3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组、中等违法犯罪行为组和无违法犯罪行为组。研究结果表明,严重、中等、无违法犯罪行为三组青少年的家庭环境、父母监控均存在显著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道德观和矛盾性、父母监控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受教育水平、家庭道德观和父母监控水平越高,青少年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轨迹研究 [J].
屈智勇 ;
邹泓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01) :38-44
[2]   自我控制、价值观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J].
屈智勇 ;
邹泓 ;
段晓英 .
青年研究, 2006, (05) :42-48
[3]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J].
蒋索 ;
何姗姗 ;
邹泓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3) :394-400
[4]   我国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研究综述 [J].
陈秀丽 .
中国青年研究, 2004, (03) :16-23
[5]   家庭诸因素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 [J].
方晓义 ;
郑宇 ;
林丹华 .
心理学报, 2001, (03) :244-250
[6]  
犯罪心理与矫治新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罗大华,胡一丁主编, 2003
[7]  
Parental management, ADHD, and delinquent involvement: Reassessing Gottfr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J] . James D. Unnever,Francis T. Cullen,Travis C. Pratt.Justice Quarterl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