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苋属nrDNA的ITS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22
作者
宋葆华
陈之端
汪小全
李法曾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逆境植物重点实验室!济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山东师范大学逆境植物重点实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苋属; ITS区; 分子系统发育; 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 ,对苋属 (AmaranthusL .) 15个种及外类群鸡冠花 (CelosiacristataL .)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 .8SrDNA和ITS2 )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苋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 6 2 9~ 6 32bp ,长度变异仅发生在ITS1区 (2 5 0~ 2 5 3bp)。采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分布于中国的苋属植物可分为 3组 ,即刺苋组 (sect.Spinosus) ,五蕊组 (sect.Amaranthus)和 23蕊组 (sect.Paucestamen) ;栽培种AmaranthuspaniculatusL .,A .cruentusL .,A .caudatusL .和A .hypochondriacusL .可作为A .hybridusL .的种下等级 ;新种A .taishanensisF .Z .Li和新分布种A .tenuifoliusWilld与 23蕊组 (传统 3被组 )关系密切。另外 ,研究结果分析表明 :雄蕊数目比花被片数目和胞果是否开裂等性状在苋属植物分类中更有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84 / 11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四药门花属及其近缘植物ITS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学意义 [J].
施苏华 ;
黄椰林 ;
章群 ;
金虹 ;
谈凤笑 ;
张宏达 .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01) :89-97
[2]   铁破锣属的系统位置——ITS(nrDNA)序列证据 [J].
汪小全 ;
邓峥嵘 ;
洪德元 .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5) :20-22+25-27
[3]   BIOSYSTEMATICS AND AGRONOMIC POTENTIAL OF SOME WEEDY AND CULTIVATED AMARANTHS [J].
HAUPTLI, H ;
JAIN, SK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78, 52 (04) :177-185
[4]  
PhylogenyofgenusAmaranthusreconstructedbyRAPDfingerprinting. 宋葆华,张荃,张慧,李法曾. the65thAnniversaryoftheBotanicalSocietyofChina . 1998
[5]  
Evolutionandimprovementofcultivatedamaranths.Ⅸ.Cytogeneticrela tionshipbetweenthetwobasicchromosomenumbers. PalM,PandeyRM,KhoshooTN. JHered . 1982
[6]  
ElectrophoreticvariationsinAmaranthus. SammourRH,HammoudMA,AbdAllaSA. BotBullAcadSin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