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沙生植物内源激素、叶绿体膜脂肪酸组成和膜脂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季节变化

被引:16
作者
崔素霞
王蔚
陈国仓
张承烈
不详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
关键词
沙生植物; 脂肪酸; SOD; POD; CAT; ABA; ZRS; 季节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两种生长于相同沙丘生境中植物的内源生长调节物质 ,叶绿体膜脂肪酸组成及膜脂抗氧化系统酶类的季节变化的研究 ,结果证明 :具极强耐旱性的泡泡刺比具较强耐旱性的沙拐枣体内脱落酸 (ABA )含量高 4.7倍 (5月 )和 3.5倍 (7月 )。而两种植物的 ABA含量高峰出现在 7月 ,可能是受发育及环境高温的影响。玉米素核苷 (ZRS)的季节变化与植物开花关系密切 ;叶绿体膜脂肪酸以亚麻酸 (18:3)、亚油酸 (18:2 )和棕榈酸 (16 :0 )为主。5月和 9月 ,叶绿体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指数 (IUFA)较高 ,而 7月由于亚麻酸、亚油酸含量下降 ,棕榈酸、肉豆蔻酸 (14:0 )含量上升 ,膜脂的 IUFA值较低。分析 IU FA值的高低是对环境干旱和高温的响应。ABA对 7月叶绿体膜脂的 IU FA值下降可能具有直接作用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在 3个生长季节均较高 ,而过氧化氢酶 (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除 9月较高外 ,5~ 7月活力很低 ,出现酶活力失衡现象。文中还对上述结果与环境条件间的相关性及沙漠植物的环境适应机理作了深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Seasonal changes of endogenous ABA and cytokinins in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different ecotypes of reed plants [J].
Wang Hongliang Zhang ChenglieDepartment of Bi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5, (04) :449-454
[2]   温度胁迫下杂交稻幼苗内源AB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变化(简报) [J].
李玲 ;
付翀 ;
郭绍川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2) :103-105
[3]   河西走廊不同旱生植物内源激素和叶水势的比较研究 [J].
陈国仓,王洪亮,张承烈,蒲锦春 .
中国沙漠, 1994, (01) :17-21
[4]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质膜特性的比较研究 [J].
王洪亮 ;
张承烈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 (07) :533-540
[5]   芦苇耐脱水能力的生理生态学分析 [J].
张承烈 ;
周瑞莲 ;
陈国仓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4) :311-316
[6]   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细胞的伤害 [J].
陈少裕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1, (02) :84-90
[7]   Mefluidide对玉米叶片线粒体膜脂组成的影响及其与抗冷力的关系 [J].
张承烈 ;
陈国仓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1) :8-14
[8]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J].
吴颂如 ;
陈婉芬 ;
周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53-57
[9]   低温对不同耐寒力的黄瓜(Cucumic sativus)幼苗子叶各细胞器中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J].
刘鸿先 ;
曾韶西 ;
王以柔 ;
李平 ;
陈德峰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1) :48-57
[10]   专题讲座——第二十六讲 植物抗性生理 [J].
王洪春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1, (06) :72-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