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书与知识分子

被引:2
作者
郑也夫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符号系统; 人类; 印刷术; 知识分子; 竹简; 竹木简; 简(考古); 文字符号; 衬体; 动物; 活字版印刷; 活字印刷; 雕板; 特殊符号; 定义;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2.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什么是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如同以往的一切定义受到挑战一样,“人是符号动物”的命题也因人类正在教会猩猩手语而受到挑战。我们只好补充说,人是创造与运用符号的动物。知识分子是使用某种特殊符号系统的人,因而他们最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及其文明有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可记载的符号系统,使用它的知识分子,符号赖以呈现的“物质衬体”,三者间有着种种特定的历史关系,并共同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动因。与纸草、泥板这些衬体相联系的是祭司阶层,与甲骨相联系的是亚士,与竹简相联系的是史官,与纸相联系的是科举和书生。古代中国因找到和发明了更卓越的符号衬体,在书籍的种类数量上曾远远高于西方。近代西方文明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拼音文字的内在逻辑与活板印刷的密切关系导致了1450年后中西信息生产上的逆转。但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将获得新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华文化辞典[M].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丁守和主编, 1989
[2]  
文化科学[M].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怀 特著, 1988
[3]  
信息环境的演变[M]. - 书目文献出版社 , (英)麦克格雷著, 1988
[4]  
简明文化人类学[M]. - 作家出版社 , (日)祖父江孝男著, 1987
[5]  
人论[M]. - 上海译文出版社[德]恩斯特·卡西尔,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