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盐在东海春季大规模赤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11
作者
张传松 [1 ]
王修林 [1 ]
朱德弟 [2 ]
王江涛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东海; 营养盐; 赤潮; 硅藻; 分布;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7.06.025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为研究营养盐在东海大规模赤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别于2004,2005年春季在东海赤潮爆发前进行了2个航次的海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DIN,PO4-P,SiO3-Si浓度分别高达15,0.55,15μmol.L-1以上,调查海域整体上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受陆源输入影响,调查区域营养盐分布呈现出近岸高、外海低,等值线走向与岸线基本平行的特点。同2004年相比,2005年春季调查海域营养盐高值区明显外扩,营养盐水平整体升高:其中DIN浓度升高9%、PO4-P升高18%、SiO3-Si升高60%,硅磷比上升60%,硅氮比上升了47%。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营养盐浓度水平,较高的硅酸盐含量以及较高的硅磷比、硅氮比值是2005年春季优先爆发大规模硅藻赤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02 / 10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 [J].
王金辉 ;
黄秀清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65-1069
[2]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朱明远 ;
张经 .
生命科学, 2001, (02) :54-59+53
[3]   长江口外的上升流现象 [J].
赵保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2) :108-114
[4]   长江冲淡水的转向机制问题 [J].
赵保仁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5) :600-610
[5]   Nutrient fluxes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in spring and summer 1999 [J].
Chung S.-W. ;
Jan S. ;
Liu K.-K. .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2001, 57 (1) :47-53
[6]  
Coastal eutrophication and harmful algal blooms: Importance of atmospheric deposition and groundwater as “new” nitrogen and other nutrient sources[J] . Hans W. Paerl.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 1997 (5par)
[7]  
Are changes in N:P ratios in coastal waters the key to increased red tide blooms?[J] . I. J. Hodgkiss,K. C. Ho.Hydrobiologia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