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意义研究

被引:3
作者
李高松
马中富
梨镇垣
唐皓
叶海宁
梁艳冰
曾春
刘秀琴
机构
[1] 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医院内科
[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3] 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4]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东莞
[5] 广州
关键词
危象; 高血压; 原发性; IL-18; 免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动态检测 40例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的含量,并用简单相关分析血清IL-18的含量变化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34±56.28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后12h后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则明显下降(191.34±56.28ng/L vs 144.63±54.33ng/L,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144.63±54.33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3d后病人的血清IL-18的含量则基本恢复致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81.67±37.53ng/L vs 64.81±14.33ng/L,P>0.05)。且危象期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与收缩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48,P<0.05),但与舒张压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r=0.24,P>0.05)。血清IL-18的含量随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危重而升高,血压下降而下降,且与其收缩血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18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危象的发病机制,检测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动态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改变的临床意义 [J].
黎镇垣 ;
马中富 ;
甄慰菽 ;
刘秀琴 ;
肖阳 ;
郭恢元 ;
刘剑辉 ;
黄清衡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3, (01) :1-3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J].
魏美芳 ;
朱健华 ;
祝玉成 ;
张天一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 (12)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