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母岩不同粒级风化物钾素形态分配特征

被引:1
作者
游翔
朱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4] 四川成都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不同粒级; 钾素形态; 紫色母岩风化物;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3.04.015
中图分类号
P512.1 [风化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自然风化分析研究了侏罗系蓬莱镇组(J3p)、沙溪庙组(J2s)、遂宁组(J3s)和白垩系城墙岩群(K1C)紫色母岩不同粒级风化物钾素形态,结果表明:其全钾随风化物粒级的增加而增大,>0 5mm的粒级,平均比<0 5mm粒级多0 4~8 95g/kg;水溶态钾平均含量均较高,变化在20 61~37 87mg/kg之间。且有随粒级增大而减小的趋势;遂宁组母岩交换性钾平均含量最高,为123 91mg/kg。城墙岩群母岩平均含量最低,仅60 07mg/kg,其钾素有效性最低。>2mm粒级风化物,其交换性钾含量较高;同一种母岩,非交换性钾含量高的集中在0 05~1mm粒级中,最低集中在2~10mm粒级中;粒级越大,其结构钾含量越高,紫色母岩风化过程中,结构钾也在不断释放,风化程度越高,其结构钾释放越多。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紫色母岩养分的风化与释放 [J].
朱波 ;
罗晓梅 ;
廖晓勇 ;
徐佩 ;
李同阳 .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S1) :63-68
[2]  
红壤稻田土壤钾素消长与调控技术研究[J]. 张连佳,潘金林,吴槐泓,张杭英,董勤红,谢洪.浙江农业科学. 1996(03)
[3]   四川盆地紫色土肥力与母质特性的关系 [J].
唐时嘉 ;
孙德江 ;
罗有芳 ;
周大海 ;
何熔 ;
毛建华 ;
罗英 .
土壤学报, 1984, (02) :123-133+229
[4]  
关于四川盆地地层分布统计的补正[J]. 石承苍.土壤农化通报. 199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