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代理法:农村低保对象瞄准新机制

被引:13
作者
李春根
应丽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指标代理法; 农村低保对象; 瞄准率; 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农村低保制度是推进我国农村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而农村低保对象认定是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的核心。在现有的瞄准机制下,农村低保对象瞄准偏差较大,瞄准率偏低,"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频发。因此,为了提高农村低保对象瞄准率和解决目前瞄准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低保对象认定方法——"指标代理法"。"指标代理法"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低保瞄准率,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将其广泛应用于城乡低保对象认定中。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D].蔡青.天津大学.2010, 02
[2]  
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杜晓虎.浙江大学.2005, 12
[3]   浅谈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何银花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3 (11) :18-21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认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 [J].
李合伟 ;
蒋玲玲 .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2, (11) :32-34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瞄准机制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安阳市某村的实证研究 [J].
凌文豪 ;
梁金刚 .
社会保障研究, 2009, (06) :69-74
[6]   山东农村低保:问题与建议 [J].
崔树义 ;
刘朝立 .
山东经济, 2009, 25 (04) :114-120
[7]   福建农村低保工作的经验借鉴——基于莆田市农村低保工作调查 [J].
黄兰芳 ;
魏锡华 .
当代生态农业, 2007, (Z1) :87-89
[8]   正确认识“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与“农村低保对象” [J].
张时飞 .
红旗文稿, 2007, (06) :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