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空心化下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扶贫VS主体培育

被引:13
作者
郑万军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人口空心化; 精准扶贫; 项目扶贫; 主体培育; 民族地区;
D O I
10.14154/j.cnki.qss.2016.03.021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扶贫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而实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则是这场攻坚战中的"硬骨头"。当下,民族地区扶贫既遭遇着"项目扶贫陷阱",也面临着打工经济下农村人口空心化所致的脱贫主体严重弱化与缺失。依据中央精准扶贫的思想,民族地区扶贫应摈弃先前项目扶贫为主的思路,坚持以脱贫主体能力培育为主、以经济开发扶贫为辅,提升民族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137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2]   “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 [J].
周雪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132-143+207
[3]  
发达地区贫困村的艰难起飞[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杜志雄,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