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细胞质中国春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的细胞遗传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铁邦
韩芳普
李集临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细胞遗传; 异细胞质; 小偃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5个异细胞质“中国春小麦”分别和八倍体小偃麦中2、中3,中5杂交。F1植株性状为两亲的中间型。D型细胞质和B型细胞质的作用基本相同。S型和G型细胞质严重影响F1的育性,但二者表现不同,S型细胞质仅削弱花粉育性,而G型细胞质使有些杂交组合的F1雄性完全不育。在中3、中5核基因组中存在G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M~t型细胞质可使所有杂交组合F1植株大型化和抽穗期延长10—15天。此外,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M~t型细胞质能促进同源染色体配对,而G型细胞质则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G型细胞质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Ⅱ影响较大,产生许多异常四分体,最终引起雄性不育。上述杂交组合经连续回交,已育成异细胞质的八倍体小偃麦品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100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loplasmic lines of a triticale ‘Rosner’[J] . K. Tsunewaki,M. Iwanaga,M. Maekawa,S. Tsuj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4 (1)
[2]  
Lucken,1971. Maan,S.S.and K.A. Journal of Hered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