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研究——基于修正的交易方程式的实证分析

被引:2
作者
马方方 [1 ,2 ]
高明宇 [3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系
[2] 北京国际金融学会
[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广义货币流通速度; 超额货币供给; 金融资产囤积假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际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超额货币,按照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超额的货币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多年处于低位。针对中国货币的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引入虚拟经济及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对交易方程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超额货币供给。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的引入明显降低了M1、M2两个货币层次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的频率。接着,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中国超额货币的一种解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虚拟经济部门的加入,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货币需求视角的解释 [J].
徐长生 ;
马克 .
经济学家, 2015, (08) :5-12
[2]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 [J].
陈彦斌 ;
郭豫媚 ;
陈伟泽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21-35
[4]   金融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 [J].
赵留彦 ;
赵岩 ;
陈瑛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4) :30-40
[5]   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 [J].
黄桂田 ;
何石军 .
金融研究, 2011, (07) :1-13
[6]   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基于货币结构分析视角 [J].
吴军 ;
董志伟 ;
涂竞 .
金融研究, 2011, (07) :32-42
[7]   “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 [J].
王国刚 .
经济学动态, 2011, (07) :54-60
[8]   从货币需求的结构性角度看我国的“货币之谜” [J].
郭宝 ;
喻心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09, (03) :18-20
[9]   经济货币化进程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关于中国高M2/GDP比率的货币分析 [J].
张文 .
金融研究, 2008, (02) :13-32
[10]   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 [J].
李健 .
金融研究, 2007, (01) :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