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群治: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协商的经验成效与路径优化

被引:31
作者
杨中艳 [1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2]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区治理; 协商民主; 党领群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4 ; 030202 ;
摘要
基层协商民主的正式确立与深入推进在组织和引导村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发展成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实施的重要方式。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协商民主实践风起云涌,取得长足发展,农村社区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初步建立,以协商共治为导向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逐步生成,农村社区协商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协商民主的基础地位日趋稳固。然而,农村社区协商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遭遇到外部推力过强与内源动力不足、理论假设与实际条件不符、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等一系列的结构性摩擦。为寻求突破,其未来之路应当与各地农村的村情、民情、社情、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情境相融合,在不断地优化中梯次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141 +1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层协商民主法治化的建设路径探析 [J].
杨中艳 .
云南社会科学, 2016, (02) :120-124
[2]   城乡社区协商:基层民主自治的生长点 [J].
肖林 .
中国发展观察, 2015, (10) :58-62
[4]   基层协商民主的经验、价值与启示——以成都市青白江区芦稿村为例 [J].
任中平 ;
王菲 .
党政研究, 2015, (04) :82-87
[5]   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 [J].
徐勇 ;
赵德健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4) :1-8
[6]   协商民主与村民自治制度的价值重拾 [J].
张扬金 .
理论探讨, 2013, (01) :37-41
[7]   中国农村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机理与逻辑整合 [J].
陈荣卓 ;
唐鸣 .
社会科学, 2011, (07) :72-77
[8]   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J].
林尚立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2) :46-54
[9]   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 [J].
陈家刚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31-37
[10]   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 [J].
项继权 .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2)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