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族内几种远缘禾草及其杂交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26
作者
于卓
云锦凤
机构
[1] 内蒙古林学院治沙系,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
关键词
小麦族禾草;远缘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03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小麦族内的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及其杂种F1和蒙古冰草、航道冰草及其杂种F1、BC1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植物的POD酶谱可明显分成A、B两区,在B区有2条位点相同的酶带,为亲本的基带;所有供试材料呈现6~9条酶带,亲本与其杂种后代的酶谱表型有一定差异;POD同工酶具多态性,可作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回交后代目标性状植株的检测;加拿大披碱草×野大麦F1具双亲各自酶谱的强带,可能F1具两亲本的某些优良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对今后我国牧草育种工作的思考 [J].
马鹤林 .
草地学报, 1997, (01) :67-72+66
[2]   普通小麦和华山新麦草及其属间杂种F1同工酶分析 [J].
刘芳 ;
孙根楼 ;
颜济 ;
杨俊良 .
作物学报, 1992, (03) :169-175+242
[3]   植物同工酶的研究和应用 [J].
吴文瑜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0, (02) :183-188
[4]   有关同工酶分析的几个问题 [J].
周光宇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1) :1-4+9
[5]  
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能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