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39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周竹青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湖北
[3] 武汉 湖北
来源:
关键词:
稻米品质;
播种期;
主成分分析;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8个播种期的5个早籼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归纳出了对综合米质影响较大的外观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蒸煮因子,它们对综合米质的贡献率依次减小,因此,稻米品质改良工作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对外观及加工品质的改良上.不同品种及不同播种时期的稻米品质有较大的差异,整精米率和垩白是变异幅度较大并且对综合米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品种或播种期对米质的影响同时表现在米质性状的各个方面,综合米质好的稻米往往整精米率高、垩白少、蒸煮品质良好、蛋白质含量适中.在早稻生产中,应争取3月底以前播种并采取保温育秧措施,避开灌浆结实期高温的不良影响.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