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被引:15
作者
马红 [1 ,2 ]
胡勇 [2 ]
郑翔飚 [2 ]
韩勇怡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2] 昭通市气象局
关键词
飑线; 雷达回波; 中尺度辐合线; 垂直风切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2007年6月14日发生在滇东北的一次飑线过程。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700 hPa切变线前和冷锋前暖区中,位于高层冷舌和低层暖舌相叠置的地区,高层冷空气侵入和地面中尺度切变线的触发作用是飑线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过程。飑线前沿形成含有5个强单体的带状强回波,成熟阶段的强单体出现了弓形回波特征。飑线前沿出现低层辐合、中层径向辐合和高层辐散的特征,低层β中尺度辐合线随高度增加向飑线后部倾斜。飑线前沿存在前侧低层入流、中高层出流急流以及后侧低层入流急流。飑线上存在深厚的上升气流,两侧为下沉气流,且前方的下沉气流比后方强。低层强垂直风切变有利于飑线的产生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74 / 8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一次飑线大风的多种资料分析和临近预报
    张京英
    孙成武
    王庆华
    魏玉鹏
    [J].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 126 - 132
  • [2] 北京地区一次罕见的雷暴大风过程特征分析
    廖晓农
    俞小鼎
    王迎春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50 - 1362
  • [3] 一次典型飑线过程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姚叶青
    俞小鼎
    张义军
    程华
    魏鸣
    李劲
    [J]. 高原气象, 2008, (02) : 373 - 381
  • [4]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与数值模拟
    慕熙昱
    党人庆
    陈秋萍
    方德贤
    葛文忠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1) : 42 - 49
  • [5]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和龙卷强度级别判定
    邵玲玲
    黄宁立
    邬锐
    陈亚敏
    [J]. 气象科学, 2006, (06) : 6627 - 6632
  • [6] 一次强对流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于华英
    顾松山
    刘鹏
    陈章法
    黄小玉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 305 - 313
  • [7] 冰雹风暴中的流场结构及大冰雹生成区
    朱君鉴
    郑国光
    王令
    房文
    刁秀广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6) : 735 - 742
  • [8] 一次长江三角洲飑线的综合分析
    漆梁波
    陈永林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 162 - 173
  • [9] 黑龙江省产生冰雹的卫星云图特征
    张晰莹
    方丽娟
    景学义
    许秀红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1) : 106 - 112
  • [10] 边界层辐合线发展成飑线的数值试验
    张群
    张维桓
    姜勇强
    [J]. 气象科学, 2001, (03) : 308 -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