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省域比较——基于DEA的经验分析

被引:28
作者
陶洪
戴昌钧
机构
[1]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资本强度; 规模效率; DEA;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7.10.007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人均资本作为投入指标,基于DEA前沿生产面,将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人均资本的规模效率变化和资本强度变化四项指标,给出了此四项指标的经济含义,并用劳动生产率的四重分解,分析了1999~2005年期间,影响中国省际工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析表明,对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且由于技术扩散的作用,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工业生产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其次是资本深化,在这期间技术效率有轻微下降,并对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具有消极影响,而中国各省份普遍处于人均资本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管理世界, 2006, (10) :57-67+81
[2]   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003 [J].
陈勇 ;
李小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57-68
[3]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J].
沈能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101-110
[6]   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J].
朱钟棣 ;
李小平 .
世界经济, 2005, (09) :51-62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的效率与生产率——动态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及其应用 [J].
孙巍 ;
叶正波 .
中国管理科学, 2002, (04) :2-7
[9]  
Technological Change, Technological Catch-up, and Capital Deepening: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Growth and Convergence[J] . Subodh Kumar,R. Robert Russel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2 (3)
[10]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J].
BANKER, RD ;
CHARNES, A ;
COOPER, WW .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 (09) :1078-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