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的内涵与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104
作者
党安荣 [1 ,2 ]
张丹明 [1 ]
陈杨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智慧景区; 总体框架; 体系结构; 共享服务; 决策支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在解读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业务管理、旅游经营、公众服务、决策支持的需要,探讨了智慧景区的内涵;然后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提出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总体框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共享服务设施3个平台,资源保护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旅游经营系统、公众服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五大系统,以及管理政策、运行机制、资金投入、信息技术、规范标准、人才队伍和安全保障7项保障。同时,构建了智慧景区涵盖网络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决策层5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构建智慧景区的3个突出优势。对于我国智慧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 [J].
巫细波 ;
杨再高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11) :56-60+40
[2]   “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J].
秦洪花 ;
李汉清 ;
赵霞 .
信息化建设, 2010, (09) :50-52
[3]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J].
李德仁 ;
龚健雅 ;
邵振峰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 (02) :127-132+253
[4]   数字风景名胜区总体框架研究 [J].
党安荣 ;
杨锐 ;
刘晓冬 .
中国园林, 2005, (05) :31-34
[5]  
九寨沟的“智慧”.[N].邓贵平;白骅;.中国旅游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