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建立高校激励机制

被引:5
作者
王哲 [1 ]
赵玲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在推动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有高深层次的管理,那就是激励。从强制性硬管理到激励性软管理,是当今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管理的一大飞跃。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建立和健全新时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J].
曾于弼 .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4) :8-10
[2]   实施内部激励强化高校教师管理的探讨 [J].
吴秀华 .
科技与管理, 2004, (02) :133-135
[3]   激励理论的综述及其启示 [J].
张小永 .
当代教育科学, 2004, (06) :48-49
[4]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变革初探 [J].
陆永明 .
教学研究, 2003, (04) :297-298+326
[5]   略论激励理论在高校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J].
李建辉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92-97
[6]   管理激励与激励机制 [J].
刘正周 .
管理世界, 1996, (05) :213-215
[7]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 2000
[8]  
管理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徐国华等著, 1998
[9]  
现代企业激励机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刘志远,林云著, 1997
[10]  
科学心理学[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美)马斯洛(Maslow,A.H.)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