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伪狂犬病; 毒力; 动物; 糖蛋白; 奥叶兹基氏病; 毒性; 粘蛋白; PRV; 亚单位疫苗; 外源基因; 中和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5.3 [病毒病];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正> 伪狂犬病(Pseudo rabies)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A亚科中的猪疱疹病毒I(suid herpesvirus I)所引起的多种畜、禽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除猪外)、脑脊髓炎为主症的急性传染病。已表明约有35种动物可被感染,猪则是本病病毒最主要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来源。该病属于典型且极难防疫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猪伪狂犬病 [J].
佘永建 .
畜牧与兽医, 1987, (01) :29-33
[2]   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新进展 [J].
黄海波 .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87, (03) :62-64+55
[3]  
动物病毒学[M]. 科学出版社 , 殷震, 1985
[4]   国外猪伪狂犬病研究的概况 [J].
初秀 .
中国兽医科技, 1985, (12) :23-27
[5]   伪狂犬病流行和疫苗免疫概况 [J].
袁庆志 ;
吴裕祥 .
家畜传染病, 1986, (02)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