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标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54
作者
张晏
汪劲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标准; 问题;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01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环境标准本身科学性不强,存在着标准滞后、空白、总量控制标准少、确定和修改依据不明、缺少专门针对公众健康设定的指标以及针对同一环境要素数值交叉等问题,这同时也与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不明确、编制机构不中立、编制程序不完善、公众参与不足密切相关.而环境标准体系本身的不完善也带来环境标准适用上的困难和障碍.对此,需要从法律制度和政策选择上寻求突破,明确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建立环境标准制定和修改的规则,确立环境标准的适用原则和条件,从而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准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论技术标准的法律性质——从行政法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 [J].
宋华琳 .
行政法学研究, 2008, (03) :36-42
[3]  
我国城市空气为何污染严重却“达标率”高?[N]. 李禾.科技日报. 2011 (001)
[4]  
市场化进程中的城市水业[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傅涛, 2007
[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金瑞林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