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委托代理:苏南模式运行机制的理论实证分析

被引:4
作者
陆建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企业; 意定代理; 企业管理; 经济模式; 苏南模式; 激励约束机制; 实证分析; 运行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苏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同时受到有利可图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引诱及传统社区公有制前提约束下,苏南农民发起的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苏南模式的产权制度特征是社区公众-社区政府-社区企业领导人三者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社区公有制的种种内在矛盾注定了这种双层委托代理中先天地缺乏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因而这种运行机制在根本上是一种内在地缺乏效率保障的制度安排。苏南模式早期之所以能创造出效率奇迹,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双层委托代理中三个经济主体对发展社区企业这个诱致性目标高度一致形成了对双层委托代理内在缺陷的有效抑制与弥补,从而推动了这种机制的高效运作,苏南模式后期出现的效率损失现象,则是随着特定历史条件的消失,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出现差异,双层委托代理机制内在缺陷发生作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村干部经济行为.[M].(美)罗泽尔(Rozelle;Scott);李建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2]  
现代产权经济学.[M].张军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3]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樊纲等著;.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
[4]  
苏南模式与致富之道.[M].陶友之主编;周一峰等撰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5]  
中国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M].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6]  
动机与人格.[M].马斯洛(Maslow;A.H.)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华夏出版社.1987,
[7]  
基层政权建设的问答.[M].郭润生等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8]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9]   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考察与启示 [J].
陆建新 .
当代经济研究, 1995, (02) :22-27
[10]   公有制经济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方式比较 [J].
刘世锦 .
经济研究, 1991, (0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