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型冲击地压微震信号分布特征及前兆信息判别

被引:55
作者
袁瑞甫
李化敏
李怀珍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柱冲击地压; 微震信号; 频谱特征; 分形维值; 前兆信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微震监测系统,采集平煤十一矿3次煤柱型冲击地压发生前后的微震信号,分析3次冲击地压期间微震信号的时序特征,并利用FFT方法、分形几何原理研究微震信号的频谱特征和分布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煤柱形冲击地压发生前均有一段明显的微震活跃期,表明围岩系统正与外界交换能量,围岩结构处于非稳态的调整期,冲击地压为当次调整期中能量最大的震动,冲击地压发生后,微震活动程度明显下降,出现震后平静期。(2)冲击地压的主震信号20 Hz以下低频成分占比例较多,波形图中尾波明显且持续时间长,震动能量级别较大。(3)冲击地压前震主要频谱成分集中在40~100 Hz,前震发生时间距离主震越近,低频成分越多。(4)微震事件分维值在大的震动(矿震或冲击地压)发生前会持续下降,在大震临近时会降到某个临界值以下。上述规律对确定预测冲击地压的预警指标以及对提高冲击危险程度判别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煤岩破裂与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J].
夏永学 ;
潘俊锋 ;
王元杰 ;
张寅 .
煤炭学报, 2011, 36 (02) :239-243
[2]   深井矿山地压灾害微震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J].
唐绍辉 ;
潘懿 ;
黄英华 ;
吉学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597-3603
[3]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矿山高应力区采动研究 [J].
杨志国 ;
于润沧 ;
郭然 ;
汪令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S2) (S2) :3632-3638
[4]   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 [J].
姜福兴 ;
杨淑华 ;
成云海 ;
张兴民 ;
毛仲玉 ;
徐方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5) :1511-1516
[5]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何满潮 ;
谢和平 ;
彭苏萍 ;
姜耀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03-2813
[6]   矿山地震监测技术的进展及最新成果 [J].
李世愚 ;
和雪松 ;
张少泉 ;
陆其鹄 ;
蒋秀琴 ;
佟晓辉 ;
李铁 ;
管恩福 ;
左艳 ;
孙学会 ;
李国基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4) :853-859
[7]   A review of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in China [J].
Li, T. ;
Cai, M. F. ;
Cai, M.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2007, 44 (08) :1149-1171
[8]  
Application of a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in deep mining.[J].Chengxiang Yang;Zhouquan Luo;Guobin Hu;Xiaoming Liu.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07, 1
[9]  
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实用技术.[M].潘立友; 张立俊; 刘先贵; 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10]  
分形几何学.[M].陈颙;陈凌编著;.地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