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78~2002年的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与事实

被引:5
作者
古志辉
机构
[1]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转轨; 财政制度;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5.10.001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本文在回顾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上,运用动态最优化和博弈论研究了财政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影响,并结合1978~2002年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本文结论认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改革从国有企业开始源于经济增长和财政两个方面的原因;在1986~1993年中央政府长期背负财政赤字是1990~1993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分税制”改革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货币政策和国有银行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  
中国财政年鉴.[M].中国财政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财政杂志社.1998,
[3]  
中国财政年鉴.[M].中国财政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财政杂志社.1992,
[4]  
经济史理论.[M].(英)约翰·希克斯(JohnHicks)著;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87,
[5]   均衡选择与合作组织 [J].
齐寅峰 ;
古志辉 ;
不详 .
管理科学 , 2004, (04) :7-11
[6]   自生能力、政策性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谭国富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0, (04)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