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路线图分析

被引:38
作者
王金南
田仁生
吴舜泽
董战峰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 路线图;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研究评析了我国"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进展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而探讨了总量控制与污染控制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并对国家"十二五"(2011-2015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路线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十一五"时期污染总量减排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是仍然存在污染总量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对应、环境管理制度难以适应污染总量控制要求等问题;从国内外污染总量控制的实践经验来看,污染总量控制的应用范围和成效与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基础有关,与环境质量改善并不一定具有直接响应关系。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实施污染总量控制约束结合环境质量改善指导的环境管理模式,构建"国家-行业-区域"污染总量减排体系,国家减排总量削减目标应通过行业和地区潜力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区域排放总量应与环境质量改善密切挂钩;行业总量控制应采用基于排放绩效的管理模式。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加强总量控制支撑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预测 [J].
魏一鸣 ;
廖华 ;
范英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01) :20-25
[2]   魏一鸣: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J].
魏一鸣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01) :6-6
[3]  
全方位推进总量减排系统工程[N]. 吴舜泽.中国环境报. 2007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