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价值

被引:7
作者
韩新巍
李臻
吴刚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省高校临床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成像,三维; 穿刺术; 胆管造影术; 诊断; 胰胆管合流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PBM)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总结其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的363例因阻塞件黄疸 PTC 下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根据病例入选标准筛选出资料完整、胰管显影的病例。通过影像测量胆胰共同管长度、直径,汇合处胰胆管直径、汇合角度等,并经校正得到实际数值,结合 PBM 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 t 检验比较测量值与正常值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分析测量的胆胰共同管长度、汇合角度与十二指肠乳头位置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根据 PTC 结果共确诊 PBM 38例,检出率为10.5%(38/363);PBM 患者共同管长度为(12.6±7.9)mm,明显高于正常的6 mm(t=5.15,P<0.05)。汇合处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共同管直径分别为(3.7±1.9)、(2.4±1.3)、(3.3±1.4)mm,与正常值(分别为6、3、2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79、2.85、5.72,P值均>0.05)。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降部中段1/3部位15例,共同管长度为(10.6±9.1)mm,汇合角度51.1°±28.0°;异常开口组:降部下1/3段10例、交界处8例、水平部5例,共同管长度分别为(9.9±3.7)、(18.6±8.9)、(13.9±3.5)mm,汇合角度分别为54.0°±18.6°、48.7°±12.6°、74.4°±18.5°。十二指肠乳头部位不同的患者间,共同管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1,P<0.05),乳头部位距壶腹部越远,共同管越长。结论 PTC 诊断 PBM 安全、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术中胆汁淀粉酶检测联合胆道造影诊断胆管非扩张型胰胆管合流异常 [J].
钟明安 ;
赵中辛 ;
周主青 .
肝胆外科杂志, 2007, (04) :266-268
[2]   阻塞性黄疸临床诊断中比较影像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J].
韩新巍 ;
李臻 ;
管生 ;
马南 ;
王艳丽 ;
高雪梅 ;
刘子伦 ;
张伟 .
中原医刊, 2006, (20) :31-32
[3]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胰胆管合流异常的价值 [J].
靳二虎 ;
马大庆 ;
张澍田 ;
冀明 ;
张忠涛 ;
王强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 (09) :833-837
[4]   胰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J].
吴天秀 ;
吕端远 ;
廖进民 ;
欧伟 ;
蔡雪彦 .
青岛医药卫生, 2006, (03) :169-170
[5]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J].
邢古生 ;
耿进朝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02) :216-219
[6]   阻塞性黄疸:PTC下胆道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J].
韩新巍 ;
李永东 ;
邢古生 ;
吴刚 ;
马波 ;
高雪梅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1) :45-47
[7]   阻塞性黄疸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下胆管钳夹活检病理学诊断 [J].
韩新巍 ;
李永东 ;
马波 ;
邢古生 ;
吴刚 ;
高雪梅 ;
马南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10) :17-21
[8]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J].
周存才 ;
李传福 ;
孙国瑞 ;
李占元 ;
董典宁 ;
王天宝 ;
张宗利 ;
姜旭生 .
放射学实践, 2003, (01) :40-41
[9]   胰胆管合流异常的病理特征与诊治进展 [J].
钟明安 ;
肖现民 .
肝胆外科杂志, 2000, (05) :399-400
[10]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 [J].
巫北海 .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9, (04) :22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