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保NGO政策议程参与机制分析——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12
作者
吴湘玲
王志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保NGO; 金顿; 政策议程; 参与机制; 多源流分析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约翰·W·金顿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为分析政策议程设定提供了有力视角,以此考察我国环保NGO在政策议程中的参与,参与内容集中在问题源流中的"焦点"和政策源流中的"软化",参与方式以非制度化参与和制度化间接参与为主,多源流多要素参与及制度化参与不足。改善环保NGO政策议程参与机制的途径包括:在问题源流中形成政策问题触发机制;在政策源流中形成政策方案开发机制;在政治源流中形成政策软化机制;在三大源流的汇合中形成协调合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分析 [J].
徐增辉 ;
刘志光 .
学术研究, 2009, (08) :60-65
[2]   中国公民参与的非政府组织途径分析 [J].
贾西津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02) :137-146
[3]   “针灸法”:环保NGO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度安排 [J].
黎尔平 .
公共管理学报, 2007, (01) :78-83
[4]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86-99+207
[6]   专家、大众与知识的运用——行政规则制定过程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王锡锌 ;
章永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113-127+207
[7]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约翰·W.金登(JohnW.Kingdon)著, 2004
[8]  
公共政策的制定[M]. 重庆出版社 , (美)拉雷·N.格斯顿(LarryN.Geston)著, 2001
[9]  
政府过程[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胡伟[著], 1998
[10]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总量已达3500余家. 崔静. 中国环保网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