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含水条件下三元复合驱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效果分析

被引:12
作者
赵长久
鹿守亮
李新峰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剩余油; 残余油; 三元复合驱; 聚合物驱; 驱油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4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以大庆油田杏二西油层为例,探讨长期含水100%、地层中的原油以残余油为主条件下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在杏二西油层实施了三元复合驱试验,中心井区提高采收率幅度达19.46%,表明对于水驱采出程度非常高、地层中的原油主要是残余油的油层,采用三元复合驱可大规模驱动残余油、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机理是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及扩大波及体积,而聚合物驱则仅通过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油田采收率,无法提高驱油效率。油田大量实际资料和杏二西油层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对高含水、以残余油为主的油层采用聚合物驱不能提高驱油效率,因而其提高采收率幅度低,对类似杏二西油藏条件的油层不宜采用聚合物驱,而宜采用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图4参24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孤岛油田化学复合驱扩大试验 [J].
郭兰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4) :495-499
[2]   大庆油田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实践 [J].
张晓芹 ;
关恒 ;
王洪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374-377
[3]   利用微观模型研究乳状液驱油机理 [J].
王凤琴 ;
曲志浩 ;
孔令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221-224
[4]   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经济政策研究 [J].
常毓文 ;
袁士义 ;
曲德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97-100
[5]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研究 [J].
李阳 ;
王端平 ;
刘建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91-96
[6]   水驱含水98%以后采出程度的计算与讨论 [J].
于盛鸿 ;
赵长久 ;
么世椿 ;
姜江 ;
周淑华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4) :149-150+223
[7]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J].
杨清彦 ;
廖广志 ;
宫文超 ;
贾忠伟 ;
李斌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S1) :63-65
[8]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动态特征 [J].
程杰成 ;
王德民 ;
李群 ;
杨振宇 .
石油学报, 2002, (06) :37-40+4
[9]   聚合物驱能否提高驱油效率的几点认识 [J].
赵永胜 ;
魏国章 ;
陆会民 ;
钟玲 .
石油学报, 2001, (03) :43-46+5
[10]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综述 [J].
程杰成 ;
廖广志 ;
杨振宇 ;
李群 ;
姚玉明 ;
徐典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1, (02) :46-4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