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核试验和彗星电泳试验评价黄河兰州段水质致遗传毒性作用

被引:13
作者
龙静
张迎梅
朱丽娜
黄德军
宋刚
机构
[1] 不详
[2]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红细胞; 遗传毒性; 鲤鱼; 黄河; 兰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试验对黄河兰州段鲤鱼(Cyprinuscarpio)红细胞大小及其DNA损伤(微核、核异常、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双链断裂)进行了研究,并以刘家峡水库为对照.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采得的鲤鱼其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P<0.05),DNA单链断裂和遇碱不稳定点损伤比例和程度加重,但两样点差异不显著(P>0.05),这表明兰州段黄河水质有明显的致遗传毒性作用.同时两种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的遗传毒性检测手段具有不同的检测终点和机制,建议在监测环境污染致遗传毒性作用时考虑检测方法的统一和标准化,从而得到更可靠、全面的结果.图4表3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水质生物监测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张土乔 ;
吴小刚 ;
应向华 .
水资源保护, 2004, (01) :25-27
[2]  
微核与微核试验在遗传毒理学中的应用[J]. 王爽,诸葛坚,余应年.癌变.畸变.突变.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