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栀子苷4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2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明
[
1
,
2
]
陈晓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晓燕
[
1
]
张海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海燕
[
1
]
汪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汪建民
[
3
]
芦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芦乾
[
1
]
宋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宋伟
[
1
]
机构
:
[1]
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3]
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来源
:
中国新药杂志
|
2010年
/ 19卷
/ 09期
关键词
:
栀子苷;
药动学;
绝对生物利用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目的:研究栀子苷(geniposide)经4种不同途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比较各个途径的生物利用度,揭示栀子苷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为栀子苷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灌胃(ig)、滴鼻(ns)、肌注(im)、尾静脉(iv)给予栀子苷50,8,8和8 mg.kg-1,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应用外标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血浆中栀子苷的含量,应用DAS统计软件模拟计算,得出相应的药动学参数。结果:ig及im给药符合一室模型,ns给药符合二室模型,iv给药符合三室模型。ig给药的t1/2,Cmax和AUC0~t与其他方式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给药途径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F(ig)=9.74%,F(ns)=49.54%,F(im)=72.69%。结论:药动学参数及绝对生物利用度表明,栀子苷在ig,ns,im 3种给药途径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为im>ns>ig。
引用
收藏
页码:746 / 749+754 +7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纳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刘奕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刘奕明
;
陈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陈汇
;
曾繁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曾繁典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5)
:371
-3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中药药理学.[M].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
1
→
共 3 条
[1]
纳米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刘奕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刘奕明
;
陈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陈汇
;
曾繁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曾繁典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5)
:371
-3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中药药理学.[M].侯家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