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诠释

被引:12
作者
肖爱芝
机构
[1] 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成教院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 意义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 自由学习; 自我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从自然的人性论,自我实现论及其"患者中心"出发,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对传统的教育理论造成了冲击,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罗杰斯人本心理学的现象学取向 [J].
尤娜 ;
王健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34-137
[2]   对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再思考 [J].
刘萍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23-25
[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J].
曾德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43-48
[4]  
教育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琦,刘儒德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