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的“农民工化”:“民工体制”与“农民工学”——基于广州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案例研究

被引:5
作者
孙中伟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化; 农民工学; 民工体制; 农民工; 教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7 [地方教育];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底层社会群体正面临着普遍的"农民工化",这是社会科学界亟待回应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州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为例,探讨底层群体"农民工化"的现象和机制。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无论生活、就业还是身份认同都像是一群"农民工",他们受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双重排斥,工作任务重、工资待遇低、工作流动频繁、保险福利缺乏、教师权威丧失。本文提出了"民工体制"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和微观角色三个维度解释了教师"农民工化"的现象。本文认为,在"农民工化"的现实背景下,拓展和超越传统农民工研究的领域与视角非常必要,为此,本文初步提出"农民工学"。"农民工学"不仅仅是一个研究领域,更是一种研究视角,理论上综合劳工、移民、分层和文化等分析视角,价值上秉持底层立场、批判精神和行动导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析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特点及其影响——以南京市C民工子弟学校为例 [J].
修路遥 ;
高燕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32-35+90
[2]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J].
曾守锤 ;
李其维 .
心理科学, 2007, (06) :1426-1428
[3]  
Parkin,Frank. Marxism and Class Theory: A Bourgeois Critique . 1979
[4]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John W﹒Meyer,Brain Row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7
[5]  
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 上海三联书店 , 苏国勋,刘小枫主编, 2005
[6]  
蓝白仓库[M].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吉峰, 2011
[7]  
The Paradox and Possibility for a Public Sociology of Labor in China. Ching Kwan Lee,Yuan Shen. Work and Occupations . 2012
[8]  
"How to Conduct a Mixed Methods Study:Recent Trends in a Rapidly Growing Literature.". Small,M.L.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011
[9]   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 [J].
渠敬东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2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