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河口颗粒态总磷分布及扩散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10
作者
张霄宇
林以安
唐仁友
潘德炉
王迪峰
龚芳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 浙江杭州
[3]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4] 浙江杭州
关键词
长江口近海; SeaWiFS; 模型; 悬浮物; 颗粒态总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32 [];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以美国SeaStar卫星装载的SeaWiFS海洋水色遥感传感器作为遥感数据源,实测了光谱、海表温度、悬浮物含量、透明度、叶绿素浓度、颗粒态总磷含量等,建立了传感器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态总磷含量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式,结果表明: (1)利用遥感技术估算的海水悬浮物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8 1%; (2)悬浮物在遥感图象上的分布和扩散趋势与实际吻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内海流运移路径; (3)颗粒态总磷含量在长江河口和杭州湾附近海域较高,由近岸向远岸迅速降低,与实际分布相符; (4)模型主要适用于河口等悬浮物含量高的Ⅱ类水休,对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Ⅰ类水体应另外建立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海水光谱模拟及其在黄色物质遥感反演中的应用 [J].
陈楚群 ;
潘志林 ;
施平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5) :33-39
[2]   营养盐限制的水域性特征 [J].
张平 ;
沈志良 .
海洋科学, 2001, (06) :16-19
[3]   北海湾磷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转化规律 [J].
韦蔓新 ;
童万平 ;
何本茂 ;
赖廷和 .
海洋科学, 2001, (02) :50-53
[4]   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磷与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 [J].
宋金明 ;
罗延馨 ;
李鹏程 .
海洋科学, 2000, (12) :30-32
[5]   东海物质输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章守宇 ;
杨红 ;
刘洪生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02) :152-156
[6]   近海Ⅱ类海水反射率与表面悬浮泥沙相关性的研究 [J].
乐华福 ;
林寿仁 ;
赵太初 ;
陈立娣 .
国土资源遥感, 2000, (01) :34-38+43
[7]   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 [J].
高抒 ;
程鹏 ;
汪亚平 ;
曹奇源 .
海洋通报, 1999, (06) :44-50
[8]   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 [J].
扈传昱 ;
王正方 ;
吕海燕 .
海洋环境科学, 1999, (03) :48-52
[9]   厦门西港引发有害硅藻水华磷的阈值研究 [J].
林昱 ;
林荣澄 .
海洋与湖沼, 1999, (04) :391-396
[10]  
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Ⅰ.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研究[J]. 石晓勇,mail.ouqd.deu.cn,史致丽,余恒,薛长玉.海洋与湖沼.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