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欠薪机制的形成与再生产分析

被引:23
作者
亓昕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延续的社会主义传统; 欠薪机制; 农民身份; 转包分包制;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F426.9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建筑业农民工长年被拖欠工资的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实。本文剖析了建筑业欠薪机制的形成原因,认为转包分包制和包工头制度并不是欠薪的根源,两者只是加剧了欠薪的程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组成部分的转包分包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业中也普遍存在,但欠薪却不普遍。本文认为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建筑业欠薪支付,是农村人民公社的工分制在建筑行业中的延续,社会主义集体农民的惯习和城乡分割制度是欠薪形成的必要条件。尽管改革开放后建筑业体制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建筑业对农民工的使用方式和欠薪支付方式却全部被保留下来。农民工不变的身份和城乡差别是这一传统能够与建筑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对接的必备条件。欠薪支付顺应了市场和资本的要求,并且在建筑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和转分包制后被进一步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79+243 +243-244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谁更需要包工头 [J].
潘毅 ;
卢晖临 .
南风窗, 2009, (09) :52-55
[2]  
问苍茫[J]. 曹征路.长篇小说选刊. 2009(03)
[3]   劳动与姐妹分化——“和记”生产政体个案研究 [J].
何明洁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149-176+245
[4]   我国建筑企业过度竞争问题分析 [J].
伏慧霞 .
甘肃科技, 2008, 24 (24) :15-16+54
[5]   工资理论比较研究 [J].
胡若南 ;
陈叶盛 .
云南社会科学, 2007, (06) :89-93
[6]   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J].
闻翔 ;
周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29-39
[7]   包工头制度的历史成因及制度取向 [J].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中国建设信息, 2007, (02) :50-53
[9]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55-73+243
[10]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目的与主要内容 [J].
王岩 .
中国社会保障, 2005, (01) :12-13